本书总结了十余年来贵州省岩溶地下水与地质环境调查、研究的系列成果,含岩溶地下水系统及地下水资源、岩溶地下水开发利用、重大岩溶地质环境问题及对策、岩溶石漠化地学防治理论和工程实践及岩溶地下水开发与地质环境整治区划等五个方面,是贵州省该领域“产、学、研”相结合的最新成果结晶,代表贵州省内该领域调查研究的新水平。
本书可为贵州省岩溶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石漠化及岩溶干旱等地质环境问题防治提供技术支撑,亦可为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学习、院校教学参考的辅助教材。
02序贵州省地处我国西南岩溶石山区,碳酸盐岩大面积分布,跌宕起伏的山区地形和强烈发育的岩溶使得区内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并由此引发了较多的环境地质问题,成为制约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开展岩溶山区水文地质和与岩溶地下水有关的地质环境调查研究,合理有效地开发岩溶区地下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地质环境,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需求。新中国成立以来,通过几代人的努力,贵州省岩溶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的调查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特别是21世纪以来,在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和地质环境的整治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本书较全面地阐述了贵州省内的岩溶水文地质条件、岩溶水资源及其空间分布,初步分析了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地下水资源的变化趋势;总结了表层带岩溶水、地下河、岩溶大泉及分散排泄系统中地下水的有效开发利用条件,从有利于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角度,首次提出了“高位”和“低位”地下河系统的概念,并以实际工程实例阐述了省内不同类型岩溶地下水系统中地下水开发利用的经验和教训;指出了省内与岩溶地下水有关的岩溶石漠化、岩溶干旱、岩溶内涝、岩溶水污染、岩溶地面塌陷等重大环境地质问题的现状、危害、成因、发展趋势,以及防治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分别提出了防治各类环境地质问题的管理和科学技术对策建议;针对岩溶石漠化的防治,以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为支撑,提出了以合理开发岩溶地下水资源、地球化学背景和岩土矿物元素,以及岩溶洪涝洼地治理和开发为主要手段、协调资源承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矛盾,进而达到以石漠化防治为目的的地学模式;在上述研究基础上,以岩溶流域为单元,提出了贵州省范围内岩溶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和地质环境整治的区划建议,以及石漠化防治的保障措施建议。
《贵州省岩溶区地下水与地质环境》是近年来贵州省岩溶地下水和地质环境领域“产、学、研”相结合的产物,总体上代表了近年贵州省在岩溶水文地质领域调查和研究的最新成果,对贵州省内岩溶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石漠化等岩溶地质环境问题防治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贵州省地处长江和珠江的分水岭地带,岩溶区面积较大,生态环境脆弱,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需要坚实的岩溶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资料做支撑。但贵州省地质构造和岩溶水文地质条件极为复杂,需要查明和研究的问题还很多,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人,未来的工作任重而道远,希望贵州省的同志们继续努力,并祝在未来的工作和实践中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为贵州省经济社会和岩溶水文地质科学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03目录绪言
第一篇岩溶地下水系统及地下水资源
第一章地下水形成条件
第一节气象与水文
第二节地形地貌
第三节地层与构造
第二章岩溶发育特征
第一节可溶岩的类型及空间分布
第二节不同碳酸盐岩岩石化学成分及岩溶发育特征
第三节岩溶形态特征
第四节岩溶发育空间分布特征
第三章岩溶地下水系统与岩溶流域分区
第一节地下水类型及岩层含水性
第二节岩溶地下水系统
第三节岩溶流域类型及特征
第四章岩溶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第一节碳酸盐岩岩相古地理沉积环境
第二节不同时代碳酸盐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第三节地下水化学成因
第四节地下水化学分区
第五章岩溶地下水资源及潜力
第一节岩溶地下水资源量
第二节岩溶地下水资源质量
第三节岩溶地下水资源开发现状
第四节岩溶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
第六章近年地下水资源量变化趋势分析
第一节地下水资源量变化趋势
第二节地下水资源量变化趋势成因分析
第二篇岩溶地下水开发利用
第一章岩溶地下水开发利用历史
第一节地下水开采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地下水开发状况
第三节地下水开发利用的优势
第二章岩溶地下水开发利用条件及方式
第一节表层带岩溶地下水系统开发利用条件及方式
第二节地下河系统地下水开发利用条件及方式
第三节岩溶大泉开发利用条件及方式
第四节分散排泄系统地下水开发利用条件
第三章岩溶地下水开发示范工程
第一节表层带岩溶地下水开发示范工程
第二节“高位地下河”开发示范工程
第三节低位地下河开发示范工程
第四节机井开发示范工程
第四章岩溶水开发利用中的经验教训及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岩溶水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第二节岩溶地下水开发利用失败教训
第三节岩溶水开发存在的问题
第三篇重大岩溶环境地质问题
第一章环境地质背景
第一节地理环境
第二节行政区划及人口
第三节资源及其空间分布
第二章岩溶石漠化问题
第一节石漠化现状及危害
第二节石漠化成因及发展趋势
第三节石漠化治理现状、经验及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岩溶干旱灾害问题
第一节岩溶干旱现状及危害
第二节岩溶干旱成因分析
第三节岩溶干旱防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岩溶内涝问题
第一节岩溶内涝现状及危害
第二节岩溶内涝成因及发展趋势
第三节岩溶内涝灾害治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岩溶水污染问题
第一节水质现状
第二节地下水资源污染现状
第三节工矿污染问题
第四节农业污染问题
第五节城镇污染问题
第六节岩溶水污染防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六章与岩溶地下水有关的地质灾害问题
第一节岩溶塌陷现状及危害
第二节岩溶塌陷的成因及发展趋势
第三节岩溶塌陷的发展趋势预测
第七章对策及建议
第一节管理性对策建议
第二节科学技术性对策建议
第三节工程性措施建议
第四篇石漠化防治的地学理论及工程实践
第一章岩溶石漠化防治的地学理论
第一节石漠化成因实质
第二节石漠化地学防治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石漠化地学防治的地质资源支撑
第一节岩溶地下水资源及有效开发利用
第二节地球化学背景、岩土矿物元素及其开发利用
第三节岩溶内涝洼地及其开发利用
第三章石漠化地学防治分区
第一节石漠化防治类型分区
第二节石漠化地学防治的主要工程措施
第四章石漠化地学整治工程实验
第一节高原斜坡峰丛洼地区石漠化地学防治实验
第二节垄岗槽谷区石漠化地学防治实验
第三节岩溶高原台面区石漠化地学治理实验
第四节溶丘谷地(洼地)区石漠化地学治理实验
第五章石漠化防治地学模式建立及应用前景
第一节石漠化地学模式建立
第二节石漠化防治地学模式应用前景.
第一章地下水开发利用区划
第一节区划指导思想及原则
第二节岩溶地下水开发利用分区
第三节岩溶地下水开发利用区划
第四节典型地下河及岩溶大泉开发利用方案建议
第五节岩溶地下水资源保护
第二章地质环境整治区划
第一节区划指导思想及原则
第二节地质环境整治分区
第三节分区特征及地质环境问题防治措施
第四节环境地质问题防治保障措施
结语
鸣谢
04版本信息责任编辑:柳青等
字数:千字
定价:.00元
书号:ISBN-7---3
05如何购买↓↓相关图书推荐,一起买有更多优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xuanmingclass.com/szl/12743.html